背景
“近些年來出版業正在發生著一系列深刻的變化,由此對出版人才的數量、科學文化素質、政治理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出版產業發展迫切需要一支懂經營、善管理的管理人才。建議集中力量,建設中國出版大學”
......
面對文化傳承、新時代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國兩會的提案又一次將“行業特色大學”推上了熱門話題。
行業特色型大學具有顯著的行業背景、專才型的人才培養理念、相對集中的學科分布等特征,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數十年服務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歷程中,曾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做出了積極卓越的貢獻。
高校無疑肩負著優秀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使命。創辦特色新大學,培養國家急需的專業人才,成為各地發展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重要舉措。
15所電影藝術音樂傳媒類大學!
縱觀近兩年國家及各省市的教育規劃和相關動向,無不把建設特色高校納入了未來的部署。
2022年2月14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文件強調,依托應急管理系統所屬院校,按程序和標準籌建應急管理類大學。鼓勵各地依托現有資源建設一批應急管理專業院校和應急管理職業學院。
2022年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其中明確:支持深圳籌建海洋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等高等院校。
2022年1月5日,據河南省政府官網消息,河南將依托現有理工科院校,籌建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大學、交通大學、工業軟件學院等。
此外,福建省也在“十四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中明確,支持增設醫學、工科、海洋等急需緊缺科類本科高校。
近期,已有多所特色新大學傳出最新進展。涉及航空航天、中醫藥、海洋、電影藝術、應急管理等眾多學科領域。其中,海南電影學院項目進度過半;應急管理大學已進入沖刺階段;重慶中醫藥學院將于今年6月竣工,9月投入使用;山東海洋技術大學也將爭取今年招生。

陜西傳媒藝考生
青島電影學院:
重特色發展
在各地舉辦“特色新大學”的火熱形勢下
我們不難發現其規劃布局背后的共同之處
1、強特色專業,增區域經濟
特色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發展則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在各地的經濟發展規劃當中,不乏以籌建特色大學作為創新產業發展“試驗田”的樣例。
例如,廣東省在其規劃中就表示,加快推動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深圳理工大學、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廣州交通大學等高校,著力建設一批與 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海洋經濟、智能經濟、大健康等主體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高水平國際化高校,打造集協同育人、科研、服務于一體的新型智慧中心。
2、筑優勢學科、育特色人才
在各省市發布的十四五教育規劃文件中,鞏固一批特色學科,形成地域特色優勢,面向社會需求培養專業人才,成為了建設重點。這與建設特色新大學的舉措亦相輔相成。
例如,福建省在其教育規劃中就表示,聚焦海洋強省建設,支持海洋學科專業發展,加大海洋高新、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人才供給。此戰略布局正與福建省在籌的廈門海洋工程大學(暫定名)等高校的規劃相呼應。
3、傳特色文化,續地方根脈
城市既要創新發展,也要不忘文化根脈。在籌劃建設中的多所特色新大學,同時也肩負著傳承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如,甘肅省此前提出的要逐步培育孵化的敦煌藝術大學,既填補了甘肅省、西北地區甚至國內相關藝術類高等教育的空白,也有助于敦煌藝術的薪火相傳。
|